辨別真假紅木可從紋理入手

2013-09-06來源:木城網熱度:11630


    紅木家具貴在材質 許多種類已經絕種


    辨別紅木的價值高低,主要是看它的材質。真正的紅木多產于東南亞一帶,我國廣東、云南、海南也有種植,不難成活,就是長得太慢,需要百年以上才能成材。市場上高達90%的紅木都是以假亂真,他們用紅檀、巴花、非洲花梨、非洲酸枝等冒充。


    上等的紅木如印度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是明清時期宮廷的專用木材,但這兩類木材已基本絕版,成器的家具幾乎都已進入拍賣收藏市場。一件家具價格都是幾十萬、上百萬人民幣。老撾和緬甸產的酸枝木、老撾花梨木、緬甸雞翅木,也都是市場比較認可的高等材質,但現在市場上大多都由非洲的雞翅木來替代緬甸雞翅木。


    印尼的黑檀,學名條紋烏木,在市場上也很認可,被日本天皇當作神木。但5年才長一輪,也瀕臨滅絕,市場應該很少見。但商家常用風車木來冒充黑檀。


    紅木家具都采用傳統工藝


    因為紅木家具取用的木材十分堅硬,釘子無法被打進去,都是采用榫卯技法。在裝飾上,都采用手工雕琢,因此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加之珍貴的木材,所以有較高的收藏價值。紅木家具的著色也很有講究。都是采用傳統的上漆工藝大漆,也叫生漆。工期一般為12~15天。采用樹汁這種純植物的液體,使之像牛奶一樣滲入木頭,比起現在的噴漆技術,十分環(huán)保。也有采用無色的打蠟技術,保留了材質的原來本色。


    紅木家具有明、清風格之分。明式風格線條圓潤,簡潔大方,沒有太多復雜的雕刻修飾。清代風格的則多有復雜的紋飾,牡丹、蝙蝠、山水等等這些吉祥如意的圖案??梢钥胺Q一件藝術品。


    辨別真假紅木可以從紋理入手


    對于紛繁雜亂的市場,掌握一定的鑒別能力才是可靠的保護傘。據了解,消費者可以通過木紋來鑒別紅木的真假和種類。木紋是木頭的一種紋理,就像是人的指紋一樣,是生來具備并無法改變的特質。在給木頭著色后,木紋也會更加明顯。老撾和緬甸產的酸枝木,由于生長在水洼地,因此具有很重的黑色水紋。老撾的花梨木,木紋應呈黃褐色,并且有動物皮毛那種毛茸茸的感覺,俗稱牛毛紋和辮子紋。緬甸的雞翅木,具有黑色雞翅狀紋路。紅木的密度大,沉于水。但重木不等于紅木。有的硬雜木材生長周期短,兩三年就能長成一棵粗壯的大樹,也會很重。但是,這樣的木頭密度小,韌性不夠堅硬,很脆,往往具有肉眼能看見的小孔。這種重的木頭就不具備紅木的價值。


    即使是新紅木 價值只升不降


    物以稀為貴,真正的紅木家具由于很多種類已經瀕臨滅絕,所以價值會一直飆升。據了解,紅木成品家具較比2006年前,已經漲了一倍多,預計新貨將繼續(xù)漲幅20%左右。人工費上漲、木材量減少,這都是影響價格上漲的因素。同時由于房價過高,也有些人把炒房變成炒紅木,他們的囤積紅木,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紅木的市場價格。


    長遠的看,雖然現在市場上存在新紅木冒充老紅木的現象,但是由于紅木年限越久越值錢,就像前面提到的,木材的生命并不是因為被砍伐而終止,幾百年以后,新的紅木也會變成老的紅木,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收藏價值。


    保養(yǎng)常識


    紅木制品應擺放在遠離窗口、門口、風口等空氣流動較強的位置,避免陽光照射。


    切忌室內溫度過高,冬季不要擺放在暖氣附近。要盡量保持室內空氣不干燥。


    暑期來臨時,要經常開空調排濕、減少木材吸濕膨脹,避免榫結構部位濕脹變形而開縫。要保持紅木制品的整潔。不宜使用化學光亮劑,以免漆膜發(fā)黏受損。為了保持制品漆膜的光亮度,可把核桃碾碎、去皮,再用三層紗布去油拋光。


    保養(yǎng)方法


    除塵:宜用軟毛刷或干凈的絨布或綢布,禁用濕布或水洗。


    帶花紋的或淺色木材工藝品如黃花梨、黃楊木、櫸木不宜用改變木材顏色的蠟(如英國蠟、石蠟、地板蠟或鞋油蠟)及核桃油和其他植物油,一般應采用天然蠟,如川蠟、蜂蠟,最好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其他深色硬重木材如紫檀、老紅木、烏木、條紋烏木,也最好使用天然蠟。


    移動紅木小件應用雙手,避免單手提拉或提握易損易折部位。如有開裂或殘損,不能用502膠或其他化學膠、木屑填補或粘接(容易影響其收藏價值)。應找到原廠家或雕刻工藝師,或專業(yè)修復紅木小件的廠家及有經驗的老師傅進行修復,切忌自己動手。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