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門賣不出未必是產品問題 經銷商還需加強管理
勤奮務實這一中國傳統(tǒng)的美德,在大多數木門經銷商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每天起早貪黑,店內外大小事務都是親力親為,不給店員授權,自己也不敢離開店面,更有甚者,每天晚上睡覺做夢都是怎么把生意經營好,這種精神著實讓人佩服。
在生意的起步階段,老板凡事親力親為是有必要的。但問題也出在這里,如果什么事情都是老板包辦,能力差的員工得不到提升,能力強的員工覺得沒有發(fā)揮的空間,大家就談不上對老板盡心盡力了。幾年下來,錢是掙了一點,但老板并沒有建立起一支有能力的經營隊伍。
這種經營方式,在一個不太成熟的小市場前期能夠取得一定業(yè)績,但隨著市場擴大,以及競爭的加劇,這種方式就明顯落伍了,這時候更多的是要依靠團隊的力量去競爭。否則,最后的結果是經銷商老板自己累個半死,但生意卻越來越差,而且會被廠家一句“經銷商跟不上公司發(fā)展的速度”無情淘汰。除了這個導致木門經銷商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經銷商寬松管理
與上述經銷商相反,有些經銷商則想輕松地掙錢,所以干脆當起了“甩手掌柜”。
“甩手掌柜”不是什么老板都能當的,如果真能夠做到這一點,那是當老板到了一定境界。但事實上很多老板是“甩手”了,但最后“掌柜”卻當不成了。
當“甩手掌柜”的前提是老板要掌握大方向,要有一支戰(zhàn)斗力強的隊伍,要有一名合格的職業(yè)經理人,并具備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與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否則,就成了“放羊式”管理,老板不能夠及時掌握市場、店面、員工的真實狀況,生意不好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也不能及時調整經營策略。
這種管理方式,老板做決策是“跟著感覺走”,員工一盤散沙,生意當然也不會好到哪里去,最終走入死胡同。
二、原地踏步踏
很多木門經銷商,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非常有激情,憑著自己的勤奮和一些優(yōu)勢資源往往能經營得有聲有色,但當日子過得舒坦了,就容易小富即安,原地踏步,沒有危機意識。等到競爭對手壯大了,自己無力還手,后悔也來不及了。
河南某縣級市的一位經銷商,此前代理國內一個比較知名的品牌,店面面積100平方米左右,當時那個市木門品牌不多,全國性品牌只有3個,區(qū)域性品牌不超5個。這位經銷商勤奮務實、能說會道,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銷售額就超過150萬元。
彼時,廠家要求該經銷商在競爭對手未大規(guī)模進入前,把店面擴大到200平方米左右,一方面提升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抬高對手進入的門檻。但該經銷商覺得生意不錯,以各種理由拒絕調整。結果好日子只過了2年不到,將近20個知名品牌進入當地市場,其中幾個大品牌店面都是200平方米以上。該經銷商的生意立即受到嚴重沖擊,當他決定升級店面時,機會已經錯過,悔之晚矣。
三、濫用促銷活動
促銷是提升終端銷量的一把利器,哪個經銷商都離不開。但同時促銷也是興奮劑,它只能起到一時的銷量拉升作用,促銷過于頻繁則會產生副作用。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商家不做促銷是“等死”,但頻繁地做促銷是“找死”?,F在,越來越多的經銷商發(fā)現自己得了“促銷依賴癥”:不搞促銷沒銷量,搞促銷沒利潤。而且很多經銷商是“被促銷”:廠家需要走量、區(qū)域經理的提成也來自銷量,于是經銷商被逼不停地促銷,而且力度一次比一次大,次數越來越多。最終的結果是經銷商的銷量看似增加了,落在口袋里的錢卻變少了,價格也是越賣越低。曾經有個揚言要做“價格屠夫”的品牌,就是這樣自掘墳墓的。
在木門市場,促銷是一定要做的,但必須限時、限量、限款式,度的把握很關鍵,正所謂過猶不及。
四、選錯木門廠家
縱觀當前中國的木門行業(yè),企業(yè)眾多,而且良莠不齊。很多廠家在招商的時候,花言巧語,羅列出各種優(yōu)惠政策,甚至店面樣品都不要錢,白送給經銷商,店面裝修廠家也給予補貼,經銷商感覺像撿了個大便宜。但一旦加盟之后,廠家就不管不問,產品的品質和交貨期沒有保障,對經銷商也沒有幫扶和管理,讓其自生自滅。如果經銷商做不好,廠家也不管,只是以重新招商來要挾。這類經銷商是典型的被無良廠家給套。
五、業(yè)務員干私活-跑單
在中國木門行業(yè),還存在業(yè)務員干私活————跑單現象。
跑單就是業(yè)務員打著經銷商的旗號去接單,但實際交付給消費者的并不是該經銷商的產品,而是假冒偽劣或者以次充好的產品。這種現象之所以存在,一是因為經銷商過于看重短期利益;二是經銷商對業(yè)務員疏于管理;三是有無良的業(yè)務員引誘經銷商“出軌”。
由于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很多消費者并不專業(yè),辨別能力也較弱,很難在短期內發(fā)現業(yè)務員做了“貍貓換太子”的小動作,使得業(yè)務員能夠渾水摸魚,對經銷商和消費者兩頭欺騙。
因此,如果經銷商不痛下狠心,壯士斷臂,就容易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