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前三季度江蘇口岸原木進口量減價揚
據南京海關統(tǒng)計,前3季度江蘇口岸累計進口原木565.6萬立方米,價值12.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8.3%和1.2%。
江蘇口岸原木主要自巴布亞新幾內亞、非洲地區(qū)和俄羅斯進口,前3季度分別自上述國家和地區(qū)進口原木174.4萬立方米、126.3萬立方米和112.5萬立方米,分別下降4.3%、24.7%和15.6%,合計占同期江蘇口岸原木進口總量的73.1%,累計占比較去年同期下降5.4個百 分點,主要進口市場集中度下降。前3季度江蘇口岸原木進口平均價格為220.5美元/立方米,上漲7.7%,進口均價上漲較快。
業(yè)內人士分析,江蘇口岸原木進口市場集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巴布亞新幾內亞出臺多項措施,開始重視天然林資源保護。對原木的砍伐和出口貿易由原來的無政府監(jiān)管逐步轉向有組織有計劃的開發(fā),近幾年先后制定出臺了《森林保護政策》、《巴布亞新幾內亞森林采伐現(xiàn)行法規(guī)》等措施,并大力引進資金和技術進行木材產品深加工,實現(xiàn)森林可持續(xù)經營。另外,非洲國家紛紛出臺配額制度、有條件出口等措施限制本國原木出口。如加蓬除了執(zhí)行嚴格的原木出口配額制度外,要求原木和鋸材必須按比例搭配出口;赤道幾內亞和喀麥隆等國則以國際環(huán)保組織要求為由,相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實施限制出口政策。
其次,俄羅斯繼續(xù)收緊原木關稅政策,限制本國原木出口。自去年7月俄羅斯**提高原木出口關稅,將稅率從6.5%提高到20%,且每立方米不低于10歐元以來,今年4月1日再將原木出口關稅稅率提高至25%,且不得低于15歐元/立方米。同時,俄羅斯對已加工的木材產品實行出口零關稅,以鼓勵在俄境內生產高附加值的木材產品。
進口市場集中度過高是我國原木進口長期存在的問題,對原木貿易和產業(yè)發(fā)展都有不利影響。我國的木材進口量占全國木材消費總量的比重長期超過40%,且主要集中在俄羅斯等少數國家,長此以往將對我國經濟安全運行造成嚴重威脅。
專家建議,鼓勵國內企業(yè)合理調整進口國別,適當從那些有效控制森林砍伐的國家進口,降低原木進口渠道過分集中可能帶來的風險;調整木材進口品種,提高半成品、粗制品等原材料的進口比重,有效規(guī)避出口國的貿易壁壘;大力提倡原木替代產品的使用,更多地使用“科技木”、“人造木”等替代產品以緩解實木供給緊張的局面,減少對原木進口的依賴;積極引導企業(yè)及時把握國內外政策變化,鼓勵企業(yè)走出去,建立上中下游一體化投資,將部分產業(yè)鏈轉移至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qū),適應國外增強林木加工業(yè)、提高附加值的政策趨勢。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