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千里馬被驢踢死

2017/2/20 15:28:15來源:互聯(lián)網熱度:4196

伯樂做了一個試驗:他把兩匹千里馬放到驢圈里。其中一匹想:我既然遭此不幸,為了生存,我必須同化成驢性。所以,它每天學驢叫,吃驢食,便被群驢認可為朋友而幸存下來。另一匹千里馬想:我是千里馬,怎能同驢一樣?寧可餓死也不吃驢食物,群驢看到它與自己不一樣便群起而踢之,幾天就被驢踢死在驢圈里。這個故事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看,都可以得到一些不同的啟示。  

別讓千里馬被驢踢死

適者才能生存  

在被放到驢圈后,兩匹馬的不同的表現(xiàn)導致了兩種不同的結局:活下來VS被踢死。這種現(xiàn)象描繪了現(xiàn)實,作為有點才華的千里馬被放到驢圈后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  

有才華的人往往容易抱怨懷才不遇,而本案中的千里馬遇到了伯樂,卻被伯樂放到了驢圈,先不提伯樂為什么這么做,聚焦于當下的境況,千里馬自然是要先活下來。當你進入到新的環(huán)境時,或許與自己想象的不同,覺得有點委屈,但同時暫時又沒有更好的選擇機會。  

這種狀況并不少見。當在生存為**要務時,那就蟄伏吧,努力讓自己適應環(huán)境。而且,“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就算是最糟糕的環(huán)境里,也肯定還是有可以學習的地方。  

正所謂“適者生存!改變不了環(huán)境,那就改變自己。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問題,問題會得到解決,以自我為中心,注定會失?。 ?nbsp;

有明確目標才好發(fā)展  

先生存,再求發(fā)展。但本案中“同化成驢性”而生存下來的千里馬引起了大家的質疑:完全同化了的千里馬還是千里馬嗎?千里馬與驢的**不同不在于發(fā)達的肌肉,而在于志存千里。  

有志者事竟成。在職場中,可以理解為有發(fā)展目標才能成功。驢圈這樣一個環(huán)境,其實正是有志的千里馬的機遇。而職場中,也需要你定下自己明確的發(fā)展目標,也就是想清楚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這是比生存更高的追求。  

建議千里馬,在驢圈里,求生存,交朋友,學習驢的智慧。同時不忘自己的天資和抱負,等待機會。當然,如果一輩子注定要在驢圈里了,不妨就在此做出一番事情來。

免責聲明:稿件文字來源于木業(yè)網新聞部原創(chuàng),圖片由相關企業(yè)提供,如涉及版權問題,由該企業(yè)負責,并請版權方聯(lián)系本網,本網將及時予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