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不阻礙未來的減法
《斷舍離》這本書的作者---山下英子,出生在東京,家中成員有父母及一個比她年長6歲的姐姐。
她的母親是一個性格非常強烈的人,對金錢和物品非常執(zhí)著,家里總是堆滿東西,不舍得扔掉任何一件物品。她的父親對母親極度不滿,常常因為家里塞滿了東西,感覺很壓抑,父母之間經(jīng)常吵架。
山下的母親脾氣非常不好,對于人和物,有一種強烈的掌控欲。年輕時候的山下,總是很想盡快逃離母親的掌控,渴望自由。而婚姻,就成了她逃避母親掌控的避風港。
她沒有想到,雖然自己嫁人了,但是跟婆婆相處也出現(xiàn)很多問題。原來自己的婆婆,也是一個掌控欲望非常強烈的人,幾乎家里的每個成員之間的作息,都被她把持。
山下感覺到非常焦慮,她不知道怎么處理婆媳之間的關(guān)系,經(jīng)常造成沖突,關(guān)系的惡化讓他透不過氣來。
山下曾經(jīng)在自己的回憶錄里寫到,其實真正的問題不在于母親、婆婆,而在于自己脆弱的內(nèi)心。
她的內(nèi)心不夠強大,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容易依附別人而活以及缺乏必要的溝通技巧和人際相處之道。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日本處于“失落的十年”。
當時的日本社會,到處都是悲觀情緒彌漫,總是懷念過去的輝煌,對未來迷茫、焦慮,看不到希望。36歲的山下,也因為極度焦慮的情緒而影響了自己的健康。她嚴重脫發(fā),瘦成皮包骨,經(jīng)檢查,還發(fā)現(xiàn)白血球急速減少。
她有輕微的抑郁癥,頭發(fā)一天天的脫落。她以為自己的身體可能快到極限了,自己離死去的日子可能不遠了。
從小到大,她都想逃離母親對她的掌控。她跟丈夫溝通,自己受不了婆婆的掌控,她非??释嬲淖杂桑瑢幙杀池摬恍⒌牧R名,也要跟丈夫一起搬離婆家。經(jīng)過幾次的溝通,丈夫同意了她的要求。
雖然她跟丈夫搬離了婆家,但是,仍然沒有解決問題。就算搬離了婆家,山下的抑郁癥依然沒有改觀。
過了幾年,山下的姐姐因為癌癥去世。她姐姐從小到大都想逃離母親的掌控,嫁人以后,也跟婆婆的關(guān)系惡化。因為心理壓力大,造成抑郁,然后就患了癌癥,之后早早離開了人世。
她姐姐的女兒,即她的外甥女,花樣年華的年紀,因為承受不了生活的壓力,選擇輕生、陪伴自己的母親上天堂。
姐姐和外甥女的離去,似乎預示著自己未來的命運也會如此,山下對此進行了反思。
但接下來的幾年,情勢卻不容她深入細想,父親與公公相繼去世,母親與婆婆則是罹患癌癥,需要她的長期照護。
與此同時,丈夫的身體也出現(xiàn)了問題,她必須在丈夫經(jīng)營的公司幫忙。山下在自己的回憶錄里說,“當時的自己,就像是被困在看不見出口隧道一般無助?!?
這樣的生活,山下持續(xù)了十年。在這痛苦的十年,她一直檢視自己的人生,為什么幸運女神總是不眷顧自己。她不斷地問自己,究竟是哪里出現(xiàn)了問題?她的人生就是在不斷地滿足他人的期待之間取舍拿捏。
2001年,她決定獨自一人去山中寺廟修行。到了寺廟,當?shù)氐纳畟H只給她一件衣服替換。她在寺廟打坐、修行,練習瑜伽。早年在早稻田大學就讀的時候,她就跟自己的前輩學習瑜伽,并接觸到了“斷舍離”之道。
斷行、舍行、離行,意思就是要人們切斷欲望、舍棄執(zhí)著,學會放下,做減法,活在當下,自在生活。
重新練習瑜伽以后,她才領(lǐng)悟到,人生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不多。點點滴滴的取舍、拿捏、自省,逐漸匯聚,在她的心中形成了一套哲理系統(tǒng)。她頓悟了。
原來自己過去的種種緣由,都源于個人的不良心態(tài),從而阻礙了她的成長。她要為了自己而活,放下所有不必要的包袱。
免責聲明:稿件文字來源于木業(yè)網(wǎng)新聞部原創(chuàng),圖片由相關(guān)企業(yè)提供,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由該企業(yè)負責,并請版權(quán)方聯(lián)系本網(wǎng),本網(wǎng)將及時予以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