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境原木加工廠實施檢疫注冊登記
隨著改革開放和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特別是國家實施“天保工程”以來,我國進口原木數量逐年增加,經內蒙古各口岸進境的俄羅斯原木數量由2001年的255萬立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1191萬立方米,年均增長30%。今年一季度,內蒙古進口原木412.7萬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又增長了24.9%。內蒙古口岸進口俄羅斯原木已占到全國進口總量的三分之一強。這些進口原木有力地支持了我國的經濟建設,同時也加大了有害生物傳入和疫情傳播的風險性。今年以來,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內蒙古地區(qū)進境原木加工廠(區(qū))的檢疫監(jiān)督管理工作,切實防止林木有害生物隨進境原木傳入,內蒙古檢驗檢疫局多次召開由當地政府、原木加工企業(yè)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近期制定出臺了《內蒙古進境原木加工廠(區(qū))監(jiān)督管理辦法》(暫行),4月20日起,在內蒙古口岸實行新的檢疫監(jiān)管模式,對進境原木加工廠(區(qū))實施檢疫注冊登記制度。這是全國檢驗檢疫系統(tǒng)第一個進境原木加工廠(區(qū))的檢疫除害處理規(guī)范性辦法。據此,申請檢疫注冊登記的進境原木加工廠企業(yè),必須具備專用木材堆存場地和檢疫及防疫除害處理條件,并建立起完善的防疫管理體系。內蒙古檢驗檢疫局對檢疫注冊登記的進境原木加工廠實施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口岸檢驗檢疫局對進境原木加工廠(區(qū))實施日常監(jiān)督管理,并對注冊登記的原木加工廠進行有害生物監(jiān)測。新的檢疫監(jiān)督管理措施對進一步防范外來有害事物入侵、規(guī)范進境原木檢疫處理和促進口岸外貿經濟的發(fā)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此外,滿洲里、二連浩特檢驗檢疫局都對木材加工廠的進口原木監(jiān)管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制定了“木材檢疫處理區(qū)”、“木材檢疫加工區(qū)”等試行管理制度,加強了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加工下腳料的監(jiān)管,有效地防范了有害生物入侵。內蒙古各口岸木材進口量的激增,拉動了口岸一個新興產業(yè)———木材加工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當地政府把原木深加工業(yè)列為提升地方經濟發(fā)展的龍頭企業(yè),在口岸建立了原木深加工工業(yè)園區(qū),出臺優(yōu)惠政策招商引資,目前已有100多家有資質、信譽好、管理規(guī)范的原木加工企業(yè)相繼落戶加工園區(qū),如美克木業(yè)、遠恒木業(yè)、香港聯發(fā)、山東歐亞、北京仟鼎、大連雙華、沈陽藍氏等,產品除源源不斷發(fā)往內地之外,已經遠銷美國、日本等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qū),2006年出口3.26萬立方米。依托口岸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木材加工業(yè),拉長了進口原木的產業(yè)鏈,不但壯大了口岸工業(yè)發(fā)展基礎,而且?guī)恿丝诎督洕l(fā)展,帶動了就業(yè),成為口岸工業(yè)發(fā)展的一大亮點。
山東嵐山口岸提醒:進境原木存在問題不容忽視
山東省日照嵐山口岸通過對進口原木的檢查,發(fā)現了一些問題,提請企業(yè)注意。 近幾年,山東日照嵐山共進口原木340余批次,300多萬立方米,主要來自赤道幾內亞、剛果等10多個國家。嵐山檢驗檢疫局多次截獲大象白蟻等多種害蟲,且進境原木數量不足的現象也時有發(fā)生,他們先后對22批次9萬多立方米木材出具了索賠證書。 據介紹,進口木材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進境原木合同真?zhèn)坞y辨。合同是進境原木檢驗的主要依據,目前報檢提供的合同都是復印件,部分企業(yè)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有更改合同現象。二是出現問題索賠難。許多合同規(guī)定以裝船前檢驗為準,放棄索賠權利,有的對原木品質要求不具體,即使原木質量較差,也無法進行有效索賠,有的索賠期限太短,無法及時檢驗出證,給企業(yè)索賠造成困難。三是疫情復雜。進境原木經我方現場檢疫,發(fā)現普遍帶有活蟲,經查,大部分木材在國外根本未進行除害處理,進境原木帶皮現象普遍,藥物噴灑很難有效殺滅;有的進境原木帶土問題嚴重,卸貨、運輸、儲存過程中土壤散落流失,使有害生物傳播幾率增加。四是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檢驗標準,檢驗數量有的差別很大,其標準多由檢驗人員自己收集,缺乏規(guī)范性。五是樹種雜亂繁多,鑒定資料不全,鑒別難度較大。 就以上存在的問題,該局認為,要加強進境原木的檢驗檢疫力度,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接受報檢時,應要求貨主或代理部門交驗合同正本,有效地避免欺詐行為;2、完善風險預警機制,統(tǒng)一建立各個國家《植物檢疫證書》正本庫,以備檢驗檢疫人員查閱;3、加強對進境原木除害處理方法的研究,加大處理力度;4、加大對檢驗檢疫人員的培訓力度,統(tǒng)一規(guī)范對檢尺隊的管理。同時提醒進出口原木企業(yè),在簽訂合同時要明確檢驗方法,對樹種、品質、規(guī)格提出具體要求,盡量延長索賠期限,把好裝船前的檢驗關,以便更好地評估檢驗檢疫風險,減少索賠事件發(fā)生。
廣西截獲有害外來物種 進境原木中發(fā)現赭色須白蟻
6月7日,記者從廣西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防城港市檢驗檢疫局企沙港辦事處對一船進境紅酸枝木原木進行檢疫時,從中截獲一種白蟻,經鑒定為赭色須白蟻。該白蟻屬我國尚未有分布的白蟻種類。5月31日下午,防城港市檢驗檢疫局企沙港辦事處對一艘越南籍船舶運載的紅酸枝木進行檢疫時,發(fā)現蟻害,便立即采集標本送回局本部鑒定,鑒定結果為赭色須白蟻,經查閱資料,未見我國有該種白蟻的分布記錄。6月2日,檢驗檢疫人員及時指導和監(jiān)督對該批紅酸枝木進行除害處理,第二天經復查,原木表層未再發(fā)現活的白蟻,除害處理效果非常明顯。目前,城港檢驗檢疫局正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該項除害處理的后續(xù)監(jiān)管工作。
揚州從巴新進境原木截獲“洋害蟲”
揚州檢驗檢疫局植檢人員近日連續(xù)在從巴新進境原木上截獲國家二類有害生物———雙鉤異翅長蠹和大家白蟻,同時截獲的還有紅艷長蠹等害蟲。 隨著揚州港的不斷“擴容”,進境原木增長較快,今年以來已達34.68萬立方米,該局對此專門成立木材檢疫專業(yè)小組,尤其對來自東南亞、大洋州和俄羅斯等林木害蟲疫情風險較高地區(qū)的原木進行嚴格施檢,不僅登輪表層檢疫,卸貨、開艙后還必須再次檢疫才予以“放行”。
7種害蟲“藏身”進境原木
3月30日,深圳檢驗檢疫人員在媽灣港碼頭對1800多個立方米的原木進行了大面積的殺蟲處理。 記者在媽灣港碼頭現場看到,一根根粗達兩米的原木上蟲孔密布,令人觸目驚心,工作人員用斧頭敲擊原木表層,蟲糞(即木粉)便隨之飛揚,灑了一地;剝開樹皮,一條條肥碩的天牛幼蟲即被挑出,最大的長達10厘米;清掉樹皮和蟲糞,原木表面即呈現出干涸的丘壑狀;用電鋸鋸開原木,發(fā)現蟲害深達50多厘米?! ?月22日,深圳檢驗檢疫局人員在檢疫經深圳蛇口媽灣港進境的兩批共5322.01立方米、貨值82.7萬美元的進口原木時,發(fā)現原木帶樹皮,并有白蟻及大量的天牛及蠹蟲等活蟲,經捕獲活蟲樣品送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鑒定為二類危險性有害生物雙鉤異翅長蠹和大家白蟻,此外還有紅顏天牛、星天牛等7種林木害蟲。這是該局歷年來發(fā)現的蟲孔密度最大、危害最為嚴重的進境原木?! F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該批原木剛卸在嘈雜的碼頭時,工作人員居然能清晰地聽到各種害蟲啃咬木頭發(fā)出的“咔嚓、咔嚓”聲,為害狀極為恐怖?! 榱朔乐挂咔閭鞑?,加上受到場地的限制,深圳檢驗檢疫局先行對危害最為嚴重的520立方米原木進行了殺蟲處理,并對殺死的害蟲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一根原木上居然能檢出害蟲上百頭,殺蟲效果明顯?! ∩钲跈z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表示,1998年洪災以后,我國對進境原木實施零關稅,鼓勵進口,經深圳口岸進境的原木也大幅增長,2004年,深圳口岸共進口原木363418立方米,截獲二類危險性有害生物雙鉤異翅長蠹8批、大家白蟻1批,其他一般有害生物99種、249批,均按規(guī)定采取強制性除害處理,對個別不予配合的企業(yè)進行了退貨處理。該負責人表示,深圳檢驗檢疫局將按規(guī)定在做好服務的同時,繼續(xù)嚴格把關,確保進境原木質量關,保護我國林業(yè)安全和消費者利益。
泰州港進境原木量翻番
截至11月24日,泰州港累計檢驗檢疫進境原木120批50.7萬立方,為去年全年進境量的兩倍。其數量位列全國海運進境原木港口的前五名,在省內僅次于張家港、揚州港。 有關人士分析,進口木材中的60%銷往蘇北、山東以及北方地區(qū),泰州港在這一交通運輸網絡中地理位置優(yōu)越,是泰州港原木進境量大幅上升的主要因素。
張家港集裝箱進境原木量增樹種新
今年2月以來,由于受國際燃油價格上漲和船運公司運力緊張等因素的影響,全國各主要港口的散裝原木進口量大幅下降。為應對被動局面,進口商采用集裝箱運輸大批進口原木。 據統(tǒng)計,2-3月份張家港口岸集裝箱進境原木43批/9458.220m³,比去年同期的35批/7161.49 m³增長了32%。由于集裝箱運輸成本高,其所運原木一般都為價格高、材質好和徑級小的貴重木材,如崖豆木(Panga-Panga)、鐵木豆(pao Rosa)、風車木(Monao)和安哥拉紫檀(Umbila)等,并且進口量較少。目前由于運力緊張,集裝箱運輸原木已擴大到徑級大、價位中等的筒狀非洲楝(Sapelli)、鞋木(Ebiara)、古夷蘇木(Kevazingo)和白梧桐(Ayous)等,并且進口批量很大。集裝箱進境原木主要集中于非洲地區(qū)的硬雜木。目前進口原木中的樹種很雜;有的為國內首次進口,有的沒有資料可查,有的申報名稱有誤,這些都給準確鑒定樹種帶來一定的困難,為此,港口建設,檢驗檢疫部門與木材行業(yè)協會應加強;(1)加大集團外相關資料和標本的力度,建立完整豐富的資料庫,為檢驗鑒定提供依據。(2)明確要求進口提供準確的樹種拉丁文名稱和相關資料,以便準確鑒定樹種。(3)與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專家教授建立技術保障網絡,提高其鑒定能力。(4)發(fā)現新樹種應盡快加以鑒定并保留其標本,以便今后對照使用。
上半年中國進口原木及鋸材2882.7萬立方米
7月14日,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6月,中國進口原木及鋸材473.4萬立方米;1-6月,進口原木及鋸材2882.7萬立方米,同比下降12.0%。
西部首批原木期貨車板在江津珞璜港落地交割
7月12日,原木期貨上市以來的西部地區(qū)首批車板交割,在重慶珞璜港務有限公司大宗商品交割庫成功落地——浙江物產森華有限公司向青島某專業(yè)木材貿易商交付首批5手(450立方米)新西蘭進口輻射松期貨,標志著重慶樞紐港產業(yè)園在推動西南地區(qū)原木期貨市場發(fā)展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原木期貨首批車板交割在山東港口成功落地
7月5日,原木期貨上市以來的首批車板交割在山東港口物流集團日照臨港木材產業(yè)園區(qū)(下稱臨港木材產業(yè)園)順利完成,標志著我國木材產業(yè)與期貨市場深度融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據了解,此次交割數量為180立方米,由蘇州創(chuàng)元和贏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與山東騰諾木業(yè)有限公司完成,為大商所原木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重要的實踐樣本。
行業(yè)熱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