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居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zhì) ,聰明只排第三
對一個合格的經(jīng)營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復雜的知識和理論,而是懂得珍視那些看似簡單、“引導人們采取正確生活態(tài)度的原理原則,即哲學”。這種哲學“不是晦澀難懂的書桌上的學問,而是從經(jīng)驗和實踐中產(chǎn)生的生動的哲學”。
明代思想家呂新吾《呻吟語》中說“深沉厚重,是**等資質(zhì);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zhì);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zhì)?!?
換言之就是“人格、勇氣、能力”。呂新吾希望居人之上者兼?zhèn)湟陨先齻€資質(zhì)。這三個資質(zhì)如果按順序排列,就是:人格**,勇氣第二,能力第三。
謙虛、內(nèi)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義的勇氣,或者不斷磨礪自己的慈悲之心,一言蔽之,就是他必須是抱持“正確的生活方式”的人。這就是中國古代所提倡的遠離“虛偽”、“自私”、“放縱”和“奢侈”的人生態(tài)度,也就是說,不能虛偽、不能有私心、不能我行我素、不能有奢侈之心。
在漫漫的宇宙歷史長河中,人生也許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但是,我以為,就是在這一瞬間,將生命即將終結(jié)時的價值高于生命開始時的價值,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再進一步說,在為此所付出的努力過程中,就有人的尊嚴,生的本質(zhì)。
忽視自己而利于他人,致力于后自己而先天下。一旦產(chǎn)生這種利他之心,人類就能不受世間欲望的迷惑而生存。而且,有了利他思想,煩惱的毒素才能消失,欲望的污穢才能被消除而顯露出“美麗的心靈”,美好的愿望才得以描繪。
我認為人類真正能衷心感到喜悅的是工作。也許有人反駁一個勁兒地工作枯燥無味,他們認為人生需要興趣和娛樂。但是,所謂興趣和玩樂,只有在工作充實后才能體會得到。工作不認真即使能夠在興趣和游玩的世界里得到快樂,那也只是暫時的快樂,一定不能體會到從心底涌現(xiàn)出來的喜悅。
在勞動中獲得的喜悅是特別的,絕對不是游玩和興趣可以代替的。認真、努力地工作,克服痛苦和辛苦后取得成功時的成就感,是人世間無可替代的喜悅。
布施就是具備為世間為他人的利他之心。為他人謀利,對他人有憐憫之心。人需要經(jīng)常有意識地培養(yǎng)這種精神。通過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五個修養(yǎng)的努力,就可以達到宇宙的“智慧”,即參悟的境界。
勞動時所感受到的精神的愉悅,在單純勞動中加進自己的創(chuàng)意技巧,使工作更愉快,不是被他人強制的“被動工作”,而是自己成為勞動行為主體。把勞動當作只是為了獲取生活所需食糧的物質(zhì)手段是錯誤的。
免責聲明:稿件文字來源于木業(yè)網(wǎng)新聞部原創(chuàng),圖片由相關(guān)企業(yè)提供,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由該企業(yè)負責,并請版權(quán)方聯(lián)系本網(wǎng),本網(wǎng)將及時予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