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不外宣的職場潛規(guī)則,你知道幾個
不知何時起,焦慮和危機感已經(jīng)成為伴隨職場中年人的兩個話題。那些更年輕、更有沖勁、更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將會毫不留情地在職場上搶地盤,將你擠出戰(zhàn)局。
你比他們有經(jīng)驗,有技巧。他們比你有精力,有熱情。
你一天只能工作8個小時,他們一天能工作16個小時。
你要3萬的薪水,他們只要8千的薪水。
你準點趕回家,沖刺買汰燒大戰(zhàn)。他們享受加班,一個人在家寂寞。
你上有老下有小,買房育兒養(yǎng)生,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他們沒有家庭,沒有房貸,沒有孩子,只有需要全力以赴實現(xiàn)的理想。
你覺得你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價值,能超過3個他們嗎?
說到底,他們享受Allin的加速度奔跑,為的就是10年以后,不像你一樣,還被挑挑揀揀,被擺在和90后一起比價。
如果你在25歲意識到了殘酷的職場35歲現(xiàn)象,一切都還來得及。
在人力資源圈,有許多心照不宣的規(guī)則,比如說:
“中層以下,35歲肯定不要,30歲以上最好也別要,除非帶資源,帶流量,帶可估量的收益?!?
“30以上,就算愿意拿junior薪水也不能要,做不久,問清楚家庭背景情況,不穩(wěn)定因素太大?!?
“25+的女員工,一定要問清楚婚育計劃,已婚的暗示她兩年內(nèi)不能要孩子。”
“跳槽過于頻繁的就不背調(diào)了,連續(xù)3份工作,沒有一份做滿8個月,見都別見了?!?
“能聯(lián)系上前老板出面寫推薦信的,情商加分。”
“在面試中,抱怨前公司前老板的,減分。”
“針對高管以上的職位,男性家庭穩(wěn)定加分,女性看情況而定,需要了解配偶和子女的情況?!?
“中層管理者年輕化,條件差不多,選年輕的?!?
“面中層,瞄準86-91,團隊主管最好是87、88的?!?
“還沒發(fā)Offer就問薪水,周末是否加班的,就不用考慮了?!?
“經(jīng)濟形勢那么差,哪家公司不是996+24小時standyby,計較加班打車費的就算了?!?
“有創(chuàng)業(yè)失敗經(jīng)歷的,加分。”
“管培生,盡量不選異地來面試的,就算事先說清楚,還是容易引起糾紛。”
“博主不要。除非她的博主事業(yè)和公司的業(yè)務能夠精準對接,并提前說清楚界限?!?
“30歲以上的應聘者,看簡歷基本上能看出人性的選擇,跳槽喜歡從高往低走的,多半是圖個高薪舒服養(yǎng)老的,這種人不能要?!?nbsp;
“中層以下流動性大很正常,盡量選那些能拼有沖勁的,能和公司一起成長?!?
“華為清理34歲以上的員工其實很正常。任何公司都只會清理低績效員工,騰出資源、錢、空間給更高績效的員工。低績效+高齡,妥妥被清。和年齡沒有直接關系,和人才性價比直接掛鉤。
看完這些,幾乎沒有一個臨近35歲的職場人會鎮(zhèn)定自若了。以上這些偏激乃至反人性的論斷,HR們絕不會放上桌面來說。也許會讓你很反感,甚至怒從心中起,但這并沒有什么卵用。
她們會笑著說:“沒有專業(yè)限制,沒有年齡限制,我們只要**秀的人”,然后把你的簡歷扔進了紙簍里。
你已經(jīng)不年輕了,怎么辦?
開始改變最好的時機,是5年之前,或者,現(xiàn)在。
1.提前預警,5年后你一定會面臨的事
你20歲,要明白從20-25歲,你將面臨:城市和家鄉(xiāng)的選擇、行業(yè)跑道的選擇、公司還是老板的選擇。
你必須學會職場潛規(guī)則,你18歲犯的錯誤,25歲以后還犯沒有人會原諒。
你在學校里學的那些,上班前三個月就消耗完了,從此以后消耗的都是你不斷累計沉淀的在職場中的實力。
你得拼命跑,才能建立起一些技能、經(jīng)驗的壁壘,否則你很快就被每年篩選出來的新人比下去。
25歲之前,你最好嘗試過幾次婚前練習——談戀愛。否則你30歲之前,會遭遇巨大的家庭壓力——被催婚。
事業(yè)是你的主跑道,左右還有婚姻、友情、健康三個銀行,是不是你要兼顧投資的?
無論你多聰明多努力,工作1年后都會迷茫、疲倦、乏味得想放棄。
有很多人真的放棄了,歇了幾個月又卷土重來,堅持下去的你,比這些人,至少贏了一程。
想要笑到最后,你只能一程一程地扛下去,跑到最后,還能和你一起跑下去的人,越來越少。
怎么聽怎么覺得人生艱難,可再怎么難,也得靠自己把日子變成美好從容呀。
你站在30歲,就要清楚35歲時,你將面臨:
好不容易站穩(wěn)了高管層,生個孩子隨時有可能失去江山。
這時候就后悔,為什么不在自己什么都沒有的時候,把孩子生了呢?
女高管生孩子,要么打拼到進產(chǎn)房的最后一秒,要么前功盡棄,要么干脆把職場瓶頸期拿來生孩子。
35歲,你一定有一堆亞健康癥狀,把前10年打拼來的錢,又投入了健康維護。
35歲之前,就算你不努力,躺著打游戲看日劇吃辣條,35歲你還是會脫發(fā)、便秘、失眠、脾虛、腸胃差、黑眼圈、偏頭痛、頸椎病……
所有都市病,無論你是否優(yōu)秀都會有,區(qū)別只不過是:你有沒有錢和資源支撐更好的醫(yī)療條件;你有沒有毅力和意識,從年輕時開始養(yǎng)生,越早越好。
提前5年、10年,提早開始建立自己的職場壁壘,防御墻,今早成為這家公司,這個行業(yè),這大領域里,無可取代的人,就像TheGoodFight里的Diane。
雖然,其實很少有人能做到無可取代,但至少,要努力讓這種取代的成本變得更高一點。
2.不和大勢作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北京房價才1400塊的時候,買了10套房子,存放讀者來信,這10套學區(qū)房,至今還沒賣,仍然放著讀者來信,雖然已經(jīng)很少有人會給他寫信了。
這不是段子,這是真事。你說是命也好,運也好,就是有人在20幾年前做了這件眼光超前的事。
童話已經(jīng)不在風口上了,但房子還在風口上,并且越吹越猛,吹出了鄭淵潔買房這個現(xiàn)實版童話。
人,不要和時代作對,不要和人性作對,要趁早接受社會的真相,學會如何與之相處。
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做任何和時代人心違背的事,和大勢對著干,不會有任何好結(jié)果。
你乘風乘勢,一分力借勢,十分、百分收獲。
你逆著干,百分力,未必能結(jié)一分果。
當斷則斷,人生向前看,絕不眷戀舊日好時光。
新世界很粗糙很暴力,但這都不是重點,世界上**輛汽車跑的比馬車還慢,**輛飛機跑得比汽車還慢,重要的是在新世界里占一席之地。
做老板的,你就別指望不懶不賴不計較,不用抱怨員工消極打混能力差,趁早學會用中人之才,干出上人之事。
做產(chǎn)品的,多琢磨商業(yè)的本質(zhì),時常比對初心,努力沒錯,但方向和方法更重要。需求不會變,商業(yè)規(guī)律不會變,你要的到底是是什么?有沒有一條看不見的路,能夠超速抵達?
做管理的,切忌閉門造車,就業(yè)環(huán)境變化太大,你的競爭對手都不一樣了。
以前時尚雜志招編輯,Vogue、BAZAAR、ELLEPK**人才,現(xiàn)在呢,好編輯去當博主了,好Pm去創(chuàng)業(yè)了,好Sales去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了,變天了,你想要的在誰那兒呢總得看清楚。
彎道超車到底是什么?
就是在大多數(shù)競爭者還沒發(fā)現(xiàn)機會的時候,你已經(jīng)跳進去了。
那些一開始不理解你的人,等看清楚整個局,已經(jīng)徹底沒有機會追上你了。
你是怎么抓住機會的呢?
沒有人生來就會,除了嗅覺,90%靠勇,萬事不必坐等十拿九穩(wěn),說跳就跳了,萬一成功了呢,乘風破浪,絕不是原地努力得出來的。
3.建壁壘,越高越好
30歲以后,靠的都不是死努力了。
百萬年薪,沒有人靠的是更高、更快、更強,職場提升的質(zhì)變,核心并不在于“更”,而在于“人無我有”。
提早十年開始規(guī)劃自己成為一個復合型人才,20歲,你可以信龜兔賽跑,30歲,就得田忌賽馬了。
壁壘是什么?就是圍城的那座高墻,越高越不容易被沖破。
技術壁壘、資源壁壘、行業(yè)壁壘,時間差信息差帶來的壁壘……你要成為一個超級問題解決專家,并且放眼望去,只有你具備這樣的綜合能力。
等到30歲以后,再思考如何成為一個在職場上有四兩撥千斤能力的人,你已經(jīng)失去了最好的時機。
在20歲-30歲這個階段,千萬不要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不要計較多做一點份外事,多幫一點沒有利益的忙,因為這些看似無用的事,都會累積成為你自己的壁壘。
多交一些跨領域的朋友,多聽聽外面世界的信息,Nevereversayneverever.
無心插柳柳成蔭,你20歲開始每天都插,會帶給30歲的你不可估量的財富。
一切好東西,都是稀缺資源,稀缺資源就一定會有競爭,競爭帶來壓力、焦慮、挫敗……但這不是競爭的錯,你想要最好的,就必須參與競爭。
不要奢望當上了管理層,就不用做執(zhí)行,讓聽的見炮火聲的人做決定,遠離一線,業(yè)務生疏不是好事。
這年頭競爭已經(jīng)激烈到,Ceo們都得親自下地插秧,誰多睡了個懶覺,就輸?shù)袅税腭R。
誰都不會是永遠的贏家,只要比賽還沒結(jié)束,人人都有機會。
有些人很介意聽到輸贏這種詞,好像不說就不會輸似的。
這個社會有多開放,有多尊重多元化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對你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還是趁早尊重自己真實的欲望吧。
人生苦短三萬天,為了面子騙騙別人沒關系,別騙自己。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nèi)容均為轉(zhuǎn)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wǎng)轉(zhuǎn)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zhuǎn)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wǎng)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