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如何成就“鐵王座”

2017/4/5 12:01:25來源:商界熱度:5645

深冬,北方的霧霾一路南下,記者的車行駛在能見度只有500米的街道上,最后停在一家工廠門口。  

工人們正在裝車,“這一車運到德國,這一車運往美國。”這樣的場景讓人興奮,大批代工廠正在因為訂單流失而倒閉,而這家工廠不僅生意紅火,生產(chǎn)的還是自主品牌。  

小作坊如何成就“鐵王座”

這家工廠生產(chǎn)的椅子叫DXRacer,去年“雙十一”天貓單日交易額650萬元,美國“黑色星期五”一天的銷售額100萬美金。  

可以這樣說,在這個制造業(yè)的冬天,一把出身在中國“經(jīng)濟百強縣”的椅子成為全球化品牌的過程,為我們提供了如何運作品牌的思路。  

搞定王思聰們  

2003年,吳慶辭去北京軟件工程師的工作回到江陰接手了父親的工廠。3個人的小工廠做汽車座椅代工,類似的小工廠江陰遍地都是。  

吳慶想擁有自己的產(chǎn)品,不想再依靠代工訂單生存。因為做的是賽車座椅代工,所以吳慶就一邊以OEM訂單維持工廠生存,一邊從賽車座椅里尋找靈感研發(fā)產(chǎn)品。2006年,一把全鋼結構的賽車座椅級別的電腦椅誕生了,吳慶給這把椅子取名DXRacer,也是在這個時候,吳慶停掉了大部分的OEM合作,把工廠轉型成集產(chǎn)品研發(fā)、設計、制造、銷售為一體的企業(yè)。  

最開始銷量慘淡。一名韓國朋友嘗試把DXRacer賣到韓國的網(wǎng)吧和電競館,但失敗了。吳慶把這件事情告訴一名在雅虎工作的前同事,前同事也提議他關注電競業(yè)。  

當時國內的電競行業(yè)還不似現(xiàn)在的火熱,像王思聰這樣的操盤玩家寥寥。此前吳慶給DXRacer的定位是“人體工程學椅”,主打舒適、多功能的概念,為此還生產(chǎn)了許多“人體工程學”周邊,比如顯示器支架和鍵盤托,但市場反應并不好。  

后來吳慶分析,舒適的概念很難標準化,加上買椅子時體驗產(chǎn)品的時間很短,誰能保證顧客一屁股坐上去就覺得這把椅子舒服得上天呢?人體工程學的概念也沒競爭力,每一個廠家都能做到,“缺乏品牌熱度”。  

但電競是一個狂熱的行業(yè),而且因為選手需要長時間面對電腦,一把舒服的椅子簡直就是剛需。

于是吳慶開始嘗試嫁接游戲平臺進行銷售,放棄了“人體工程學椅”,主打“電競椅”的概念。果然,電競椅這個概念一出,銷量就有了明顯的改善,讓吳慶堅定了走電競椅這樣的小切口路線。  

銷量的增長讓生產(chǎn)線的短板逐漸暴露。一是產(chǎn)量跟不上;二是質量遭顧客詬病。為了改善質量,吳慶采購了自動化生產(chǎn)設備,除了最后的組裝,其余全部工序都由機器完成?,F(xiàn)在,根據(jù)DXRacer終端代理商的反饋,DXRacer的售后率很低,“一把椅子用5年都不蹦線”。  

除了產(chǎn)品質量,更讓吳慶頭疼的是怎樣在消費者頭腦中建立“DXRacer=電競”的概念。  

既然是電競椅,那電競圈的人都應該用吧,抱著這樣的想法,DXRacer開始為大大小小的游戲賽事提供贊助。  

**筆贊助是為StarWar在ChinaJoy的展位提供幾十把把椅子,幾萬塊錢的成本讓吳慶心痛了一陣子。但效果十分感人,許多游戲公司和游戲戰(zhàn)隊都成了用戶。  

電競游戲的品牌力給吳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品牌意識駐進了吳慶心里。此后,幾乎所有決策都是圍繞著DXRacer這個名字展開。  

比如吳慶從來不做“電腦椅”或者“辦公椅”等關鍵字的競價排名。這樣做是想把DXRacer和其他電腦椅區(qū)分開來,而且還能將顧客吸引到官網(wǎng)購買而不是去電商平臺。  

但沒了關鍵字搜索,如何保證品牌的曝光度呢?  

DXRacer曾在電視劇《愛情公寓》做過植入,而在第四季的一場轉椅競速的戲中,比賽用的椅子就是DXRacer。觀眾稱這樣的植入效果超過花了大錢的京東,“播出后,效果好到超乎想象,幾乎一夜成名”。  

因為DXRacer的椅背很高,logo又在椅背的最上方,所以不管拍什么都能被看見。因為這樣的設計,常有朋友們問“那個很有名的某某某坐了你們的椅子,是怎么運作的?”  

其實并沒有,只是因為logo的設計太顯眼。當然,吳慶承認,向《愛情公寓》劇組提供的幾把椅子,logo是有被專門放大的。  

橫沖直撞好萊塢  

Showgirl笑容燦爛,幾十張酷炫的座椅把展位塞滿,這是今年DXRacer在美國電子消費展的現(xiàn)場。與參加展會的其他中國企業(yè)不同,DXRacer的展位更像一個美國企業(yè),畢竟“有的企業(yè)把展臺布置成了天安門的樣子”。  

2013年吳慶在美國注冊了DXRacer商標,進入美國市場只做線上銷售。他的想法很明確:拿下美國市場,把DXRacer的品牌價值做到全球級別。  

在美國,吳慶繼續(xù)對游戲賽事進行贊助,幾乎所有游戲賽事上都有DXRacer,逐漸地Dxracer在美國電競圈有了名氣。值得一提的是,吳慶把DXRacer的美國定價定在了單價300~500美金一把,而一把普通電腦椅的價格大概是30美金。  

“一個年輕人花這么多錢買一把椅子,會覺得自己很牛逼,所以會拍照上傳到社交網(wǎng)絡上”吳慶這樣解釋。的確,DXRacer的品牌力在社交網(wǎng)絡上迅速發(fā)酵:買一把DXRacer是一件很酷的事。  

有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可以展現(xiàn)DXRacer在美國市場的表現(xiàn):進入美國的**個“黑色星期五”吳慶一天賣出了50把椅子。2015年的“黑色星期五”,吳慶一天賣出了3000把椅子,銷售額100萬美金。  

除了運用社交媒體發(fā)酵,不刻意打中國牌是Dxracer在全球品牌化運作上另一個理念。  

吳慶把美國公司地址選在了東部的制造業(yè)基地密西根州,與世界**的家具生產(chǎn)商HermanMiller做鄰居,而不是華人企業(yè)扎堆的西海岸,招聘的員工全部都是美國人。  

一系列的運作加上吳慶本身流利的英文讓許多人都以為DXRacer是一家美國企業(yè)。更重要的是,這劑迷魂針讓DXRacer在美國市場獲得了更大的談判權,“我去談事情,基本上對方都會跟著我的思路走;如果知道我背后是中國企業(yè),那就沒這么輕松了?!? 

美國市場也讓DXRacer與世界**的電競團隊建立了連接。  

吳慶一直堅持做電競賽事贊助。為了打造世界**電競椅的概念,他決定贊助**的賽事和團隊,而這種級別的贊助是不能像以前單靠送幾把椅子就能搞定的了。  

除了常見的提供產(chǎn)品和贊助費,在團隊戰(zhàn)服上印上logo以外,吳慶還搗鼓出新玩法。  

比如以版權分成的方式與**游戲開發(fā)公司動視暴雪合作,推出旗下經(jīng)典游戲《使命召喚》的限量版椅子。這樣一來,這把限量版椅子就成為《使命召喚》全球賽事的官方用椅,而《使命召喚》全球玩家粉絲就有200萬,每年至少有近20場比賽,就相當于4000萬次的曝光率??梢赃@樣說,游戲的粉絲都有可能成為DXRacer的消費者。

免責聲明:稿件文字來源于木業(yè)網(wǎng)新聞部原創(chuàng),圖片由相關企業(yè)提供,如涉及版權問題,由該企業(yè)負責,并請版權方聯(lián)系本網(wǎng),本網(wǎng)將及時予以處理。